今年以来月,在省建设厅的领导下,我省散装水泥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全省散装水泥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年初确定的工作责任目标,克服各种困难,特别是年初的冰冻雪灾和年中的二场大暴雨带来的影响,沉着应对,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各项工作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1—8月,全省完成散装水泥1604.6万吨,比上年增加178.11万吨,同比增长12.94%。水泥散装率41.84%,比年初增长1个百分点。其中,完成年度计划达到67%以上的有武汉、黄石、十堰、襄樊、鄂州、孝感、咸宁、黄冈、恩施、随州等10个市州。
散装水泥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2%以上的有武汉、十堰、鄂州、荆门、孝感、咸宁、随州7个市州。
水泥散装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包含重点厂的)的有武汉、十堰、随州、孝感、黄石、荆门6个市州。
1—8月,全省预拌砼完成943.52万立方,比上年同期增长30%。其中武汉市完成662.5万立方,占全省预拌砼70.22%。
总的来说,前8个月克服了各种困难,使全省散装水泥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有这样几个推手:
公司产品:
保水剂
(一)各级政府“禁现”的力度不断加强
十堰市政府彭承志副市长亲自带领建委、建材、散办的同志,逐一检查了全市重点施工项目“禁现”的工作。
黄石市政府罗光辉副市长带领建委的同志来到黄石的3家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调研检查商品砼的发展情况。市建委张路元副主任亲自带队,组织市散办和建委的建管科、质检站、安全站、市场站的全套人马,对城区部分在建项目“禁现”和预拌混凝土使用情况及工程质量、安全进行综合检查,纳入了建委管理体系,力度大。
荆州市建委专题发文 “禁止现场搅拌,加强监督管理”。文件对建筑工程的设计、图纸审查、造价、监理、质量监督、竣工验收各个环节都作了明确的要求。
鄂州市组织散办的同志,开展“五员”活动,即推散“禁现”的宣传员、专项资金的征收员,禁现工作的监督员、市场服务的协调员、商砼站、水泥厂的信息员,深入工地,开展“禁现”。
1—8月,全省商品砼生产企业使用散装水泥377万吨,占有全省散装水泥量的24%。武汉市商砼生产企业使用散装水泥280万吨,占中心城区散装水泥使用量95%以上,占全市散装水泥量80%。
武汉市人民政府出发了8号文“禁止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搅拌砂浆的通告”。市建委召开了全市推行预拌砂浆工作会,建委领导讲话作要求。现在武汉市已有18家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改造了设备,可以供预拌砂浆,一批工程也在用。年产30万吨的普通干粉砂浆生产企业正在筹建。
(二)农村散装水泥使用
武汉市是最早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农村发展散装水泥的。武汉市06年就提出散装水泥的工作重点,由城区为主转变为城区、农村并重。近二、三年,武汉市已在农村新建立散装水泥网点60多个。今年又投入近百万,制作散装库,购置背罐车。另外他们工作做得很细:把散办在施工点、销售点上的一百多个散装活动库一一登记造册。质量状况、安全状况,心中有数。现在,在武汉的市场上,有很多外地的散装罐进来了,有尖锋水泥厂的(大冶厂)。有华新的,罐子的安全使用是重要的,要加强管理。
农村主要的困难或主要特点主要是二点:一、农村经济条件差;二、农村情况各地都不同。有了政策有了方向,还要因地制宜。
目前就有这样几个不同:
一是经营机制不同。有的是以水泥厂为主,把生产、供应、运输、使用串起来。有的是以销售户为主,有的经销户左手牵着水泥厂,右手牵着使用户。襄樊一位经销户有40多个散装水泥销售点,仅07年一年就销11万吨,今年的计划12—15万。该经销户负责租罐子、运输,水泥厂只负责供应。有些水泥生产企业直接将流动罐的管理都交给了经销户,并对管理经营优秀的经销户实行降价的优惠,非常有效的提高了经销户的积极性,从而也推动了散装水泥的发展。二是设备不同。我省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市州路面宽阔、运输车辆的性能和吨位都有保障,同时配套的散装水泥设备也能够满足需求;而有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市州在运输环境、运输设备及配套设施都不是特别健全,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地农村散装水泥的发展。
总的来说,有条件设备可以好一些;条件差的设备可以差一些,以保证我省的农村散装水泥推广使用的需要。
(三)大力宣传 舆论推动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各级政府都有宣传的任务。要把散装宣传结合进去。我省今年参与并组织了几项大的活动:
一是国家今年组织了“全国散装水泥50年发展成就展”。省散办和5个市州积极参与了此次展出。受到了全国各省市的好评。此次大会我省共有20几个人获得大会颁发的“散装水泥杰出贡献奖”和“散装水泥终身成就奖”;获奖人数是全国第一。这充分说明了我省散装工作取得的成绩和散装队伍的稳定性。
二是建设厅组织了“湖北建设改革开放30周年”大型系列报道活动。省散办积极参与。
三是加强了《湖北散装水泥信息网》 的建设。湖北散装网站去年建站,今年正式开始运作。得到了国家、省及其他兄弟省市散装战线上同仁的充分肯定。
四是组织编写《湖北散装水泥改革开放三十年大型纪念宣传画册》。利用这样一个形式,这样一个载体宣传全省散装水泥,宣传各市州散装水泥发展情况,也是一个总结。画册制作完成后,我们要向省里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发放,向各宣传媒体,向国家散办、各兄弟省市,向大型企业、大的用户、生产厂家发放。同时市州的宣传覆盖也要尽可能的加大力度。
全省各市州的宣传活动也是多种多样,宜昌、黄石、鄂州、武汉、黄冈、荆州等市州。坚持用简报、宣传牌、宣传车、横幅、宣传单、报纸、电视等方式,做好宣传工作。宜昌市散装办,把胡锦涛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一段话,印在每期简报的第一页。这样做法很好。第一,反映了主题;第二反映了我们工作的性质和意义;第三反映了我们同志的工作敏感和工作思路。
(四)我省完成了商务部下达的《散装水泥流通术语》研究项目
这个项目是由省散装办、十堰市散装办和武汉理工大联合完成的。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于今年6月30号在武汉理工大召开了审定会,经过评议审定,专家一致认为这个项目的编制,适应了散装水泥流通的发展需求,是规范散装水泥流通市场秩序,提高行业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该标准填补了我国散装水泥流通标准的空白,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专家委员会一致同意该标准送审稿通过审定。
(五)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
温家宝总理说:一个民族的灾难必将以一个民族的巨大进步来补偿。四川大地震对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次心灵的震撼,是一次洗礼,这次抗震救灾对于全国人民包括我们散装的同志都起到了一个积极的作用。全省散装系统从人员上、物资上、资金上积极投入抗震救灾。省散办有两位同志参与建设厅抗震救灾指挥部。还有一位同志随时待命进川,物资上也积极支持指挥部。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散装系统捐款20余万元。其中个人捐款:105915元。
08年的1-8月工作,已经圆满的结束了;在接下来的四个月里,我们一定不能松懈;不仅要确保今年计划的完成,同时也要为明年的散装水泥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下面我就后四个月的工作提出一些要求:
一、确保今年散装计划的完成。
省建设厅杨晓波厅长和徐总再三强调今年一定要克服困难,坚决完成2500万吨的散装计划。
杨晓波厅长在8月份召开的全省市州建委主任工作会上讲:今年在我国,我省历史上是极为特殊、极不平凡的一年。除了自然灾害因素,更重要的还有北京奥运的人文因素。中央已明确发出了3个信号,一是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年初制定的项目标准顺利完成。杨厅长说:7月30日召开的湖北省委第九届四次会议分析了我省发展的态势,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好于年初的估计,但在中部地区落后了。
同时,今年国家将武汉城市圈定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这样的大背景下,散装水泥计划的完成就显得更重要。
这两年我省狠抓“禁现”,发展预拌混凝土,发展农村散装水泥网点,重点工程也不少,这些都是散装水泥增长点。
今年省政府对建设厅的工作目标责任书里,散装水泥有两个指标,一个是散装量2500万吨,一个是散装率40%,必须坚决完成。
所以无论以哪个方面来说,我们不仅要坚决完成2500万吨的散装计划,而且还要为明年的散装水泥推广工作做好积极的准备。
二、继续抓好“禁现”和发展预拌混凝土工作。
我省预 拌混凝土推广使用工作已经过了二年多的发展,由原来仅武汉市一枝独秀,到现在全省16个市州,全部实行了“禁现”,全部建了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全省商品混凝土总量中,2006年武汉市占85%左右,今年1至8月,武汉市占70%。总量在增加,武汉市的比例在减少,这说明其它市州的比例在上升、在发展。现在商品混凝土已发展到部分县市。
后四个月,一是要加大对建设口工程的检查、“禁现”力度,二是要对市政、道路、水利等工程也要“禁现”,加大商品混凝土发展力度。争取使全省的预拌混凝土使用量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加强“禁现”,抓好预拌砂浆的启动工作。
省建设厅等6厅局68号文件和武汉市政府8号文都规定,从2008年7月1日起,武汉市城区禁止施工现场搅拌砂浆。武汉市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07年,武汉市商品混凝土管理站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开发制定了《武汉市预拌砂浆生产与应用技术规定》等一批基础性科研项目和技术规程,在生产和技术上准备了条件。二是改造了18家商砼站,能够生产供应普通预拌砂浆,也在一些工程上进行了试用。三是武汉市政府发文,在行政上进行了规定和要求。四是投资在建一个年产30万吨的干粉砂浆企业,为全面推行预拌砂浆创造条件。武汉市要继续抓紧预拌砂浆的开发和应用工作,为全省推行预拌砂浆闯出新路带好头。其他市州也要积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四、加大农村散装水泥网点建设力度。
农村推广使用散装水泥,我省前后有两个阶段,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省狠抓了一段时间农村散装水泥的发展,同时还制定了计划,直到现在有些地方还看得到当时的痕迹,像荆州、荆门、鄂州,还有些基础,但从全省的角度,也是硕果仅存了。07年开始,我省农村推散算是第二阶段。这一阶段,武汉市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要比其他市州早1—2年,这也是符合本地实际的。武汉市商品混凝土在城区占混凝土80%以上,重点工程一般使用散装水泥的积极性比较高,那么要进一步扩大散装量,提高散装率,就要向农村发展了,这是规律。其他市州都要加快农村推散步伐,城市农村两手抓都要抓好。
现在墙体材料革新的力度很大。很多粘土砖的替代产品都要用水泥,这也是农村推散的一个契机,一个比较大的使用市场,我们有7个市州是二合一、三合一,要利用有利条件,抓好农村散装水泥网点建设,总结出经验。
近期,国家先后出台的《循环经济促进法》明确提出要加大散装水泥的推广使用力度,这对我们散装水泥事业的推动无疑是送来了一股春风。我们“散装人”一定要团结一心、奋发进取,为促进散装水泥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为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建立“两型” 社会作出积极贡献。